内容提要:3月26日晚7點,由我校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會協辦的“學術晚茶”活動在食科樓445會議室舉行。食科院李斌老師的學生,15級博士研究生彭登峰作為第一場彙報人,進行了題為“蛋白膠體粒子的泡沫特性以及在功能食品中的應用”的報告,為食科院“學術晚茶”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食科院通訊員 張璟 供圖 孫振華)3月26日晚7點,由我校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食品科技學院研究生會協辦的“學術晚茶”活動在食科樓445會議室舉行。食科院李斌老師的學生,15級博士研究生彭登峰作為第一場彙報人,進行了題為“蛋白膠體粒子的泡沫特性以及在功能食品中的應用”的報告,為食科院“學術晚茶”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彭登峰博士首先從蛋糕、咖啡、啤酒等食品中常見的泡沫體系,引訴到食品企業中最常用的起泡劑。他表示,這些小分子表面活性劑由于具有潛在的毒性而蛋白質作為起泡劑又需要較高的濃度,找到一種無毒無害生物可降解的起泡劑至關重要。他以蛋白質為原料,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制備膠體粒子并研究膠體粒子的泡沫特性。研究發現該膠體粒子具有較好的起泡性且可以穩定維持泡沫形态,在食品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報告結束後,多名同學就起泡性如何表征及泡沫體積的計算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據悉,本次食科院多達14名研究生報名參與了“學術晚茶”活動。為搭建廣大研究生自由寬松的交流平台,食科院“學術晚茶”系列報告将在每月6日、16日和26日舉行,緻力于将“學術晚茶”系列活動打造成常規學術活動,營造研究生愉悅濃厚的學術氛圍,形成具有食科院特色的“666學術文化”。
審核人:邵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