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虹教授做客食科院教授名師學術報告會
内容提要: 8月1日下午,華盛頓州立大學仲偉虹教授做客食科院教授名師學術報告會,帶來了題為“Natural 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的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由食科院徐曉雲副院長主持,吸引了衆多師生前往聆聽。
(食科院通訊員 範鑫 吳潇揚) 8月1日下午,華盛頓州立大學仲偉虹教授做客食科院教授名師學術報告會,帶來了題為“Natural 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的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由食科院徐曉雲副院長主持,吸引了衆多師生前往聆聽。
仲偉虹教授主要從事複合材料、納米技術、電池材料及生物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其團隊已發表280多篇論文,并擁有10餘項美國專利。在報告中,仲教授由人體體液和蛋白質能夠傳導離子為出發點,将此想法應用于電池中,利用變性SPI及納米粒子GNP複合物凝膠作為電池電解質,提高納米碳管分散性,提高電子和電池正負離子傳導率,從而替代傳統的液體電解質,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同時保留電池原有的良好性能。此外,針對中國現階段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嚴峻空氣污染問題,從減輕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實際問題出發,仲教授團隊以蛋白質和纖維素為基材,采用靜電紡絲技術等制備新型多功能空氣淨化材料。相比傳統的多層過濾型口罩,使用該新型材料制成的口罩僅需一層即可有效阻擋空氣中的微生物、有害顆粒、有毒氣體等,能夠大幅減少空氣中PM2.5及PM10-0.2兩種有害顆粒進入人體,且在呼吸過程中的空氣阻力僅為150Pa/2.25g/m2,可保證人體在運動時戴口罩仍能自由呼吸。實驗已經證明,該新型材料在空氣淨化領域能夠發揮有效作用,極大地拓寬了蛋白質的商業價值及應用範圍。
報告會結束後,在場師生從蛋白質的選取、電紡絲的制備、空氣淨化材料的水溶性等方面與仲偉虹教授進行了踴躍的交流互動。
審核人:邵晉輝
【資料鍊接】
仲偉虹,1994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9破格晉升為教授。2003年被美國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聘請為副教授,2006年被提前授予終身職位。2007年受聘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系,2010年晉升為終身教授,并于2012年被授予西屋傑出教授。自2005年起成為波音公司納米技術顧問。2012年被譽為華盛頓州立大學校級(唯一)優秀博士導師,被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大學 (UBC) 列入2012年度世界頂尖15名優秀科學家之一。2016年被美國科學學會(AAAS)授予Fellow的榮譽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