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5月23日下午14:30,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職教授錢春華(Michael C Qian)在食品學院柑橘樓201會議室進行了主題為“Advances in instrumental analysis of volatile odorants”的學術報告,報告現場座無虛席。
(食品科技學院通訊員 陳璇璇 供圖 陳璇璇)5月23日下午14:30,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職教授錢春華(Michael C Qian)在食品學院柑橘樓201會議室進行了主題為“Advances in instrumental analysis of volatile odorants”的學術報告,報告現場座無虛席。

錢春華教授重點講述了香氣/香精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包括固相微萃取、攪拌棒吸附萃取、氣相色譜/嗅覺-質譜分析和多維GC-MS分析等各種方法原理及設備,介紹了香氣物質研究中的先進技術SPME和SPDE,并對兩種技術進行舉例對比,指出SPME分析方法存在的問題以及HS-SPDE與HS-SPME對比之下顯現出靈敏度提高的優勢。之後錢春華教授以咖啡和煙草中的香氣物質引出檢測方面靈敏度的典型問題,并講述了新式火焰分光光度計(Pulsed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ion)對含硫化合物的檢測方法,指出定量的可行性。最後,教授講述了天然手性化合物的二維GC-MS,并放映了精美的二維峰圖片。

報告結束,在座老師及學生紛紛踴躍提問,針對如何開發更香的國産大米等多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

【背景資料】
錢春華(Michael C Qian),博士畢業于明尼蘇達大學(導師Gary Reineccius教授),現為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職教授,美國化學學會農業和食品化學分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美國化學學會農業和食品化學分會前任主席(2014),美國化學學會農業和食品化學分會會士,是中山大學、江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兼職教授以及廣東省農科院兼職研究員。研究興趣集中在食品和飲料體系(尤其是葡萄酒和釀酒葡萄)中的香氣/風味物質的産生機理,研究結果為釀酒葡萄的栽培實踐和葡萄酒品質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他運用風味化學理論和原理開創了中國白酒風味化學研究的先河。曾在ACS全國會議上組織十餘個科學專題讨論和2015年的Pacifichem會議,是第一屆和第二屆國際香料會議的發起者和主席。
審核人:邵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