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1月12日,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周景文做客我校食科院教授名師學術報告會,進行了一場名為“生物合成技術生産黃酮類化合物”的精彩報告,吸引了衆多師生前來聆聽。

(食77779193永利官网通訊員 陳歡 供圖 陳歡)2019年11月12日下午15:00,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周景文教授應邀做客我校食品科技學院2019年研究生學術報告,在食科樓504作了一場題為“生物技術合成技術生産黃酮類化合物”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劉石林教授主持,食科院多名教授、學生參與。
周景文教授以黃酮類化合物的的結構、分類為開始,闡述了黃酮類化合物的來源分布、多樣的生理活性,強調了生物合成技術在高效合成黃酮類化合物的重要性。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植物天然産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近萬種黃酮類化合物可以被認為是柚皮素或生松素通過一系列的酶修飾得到的衍生物。近幾十年來,微生物生産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廣泛關注,幾乎所有的黃酮類化合物的衍生酶都已被報道。

接着,周景文教授從黃酮木脂素合成相關酶系、淫羊藿苷合成相關酶系的功能、前提供給、反應順序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做了較為全面的講解。說明了微生物異源合成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存在合成基因的挖掘鑒定、植物基因的活性表達、合成途徑的平衡調控、轉運蛋白的鑒定表達四個方面的問題。
最後,周景文教授介紹了目前在生物合成黃酮中已實現的羟基化、c-糖基化、異戊烯基化、o-甲基化技術。這場報告給在場師生許多啟發,大家就生物合成黃酮類化合物的安全性、市場可行性以及經濟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讨與交流,參與師生都受益匪淺。
【背景資料】
周景文,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微生物合成植物天然産物的研究。在Green Chemistry、Metabolic Engineering等生物工程主流權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82篇,授權發明專利22項。
審核人: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