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李兆豐教授為我院師生做空中學術報告交流

作者:發布:2020-04-26點擊量:


421日晚上7點,應我院李豔博士邀請,江南大學李兆豐教授利用空中課堂與我院師生進行學術交流。本次學術交流圍繞環糊精制備的酶學基礎研究主題進行,使大家受益匪淺。

首先,李兆豐教授為大家介紹了澱粉的衍生物之環糊精,環糊精因其獨特的空洞結構而具有優良的性能,在很多領域具有潛在應用。但實際應用中,李兆豐教授團隊發現環糊精的應用并不廣,僅局限于醫藥,主要是因為環糊精具有較高的生成成本。李教授指出,澱粉在酶作用下轉化為環糊精時,存在環糊精生産效率低、酶的性能差等瓶頸問題,導緻環糊精的産率低。為促進環糊精在各行業的應用,李教授團隊從如何獲得可工業化應用的好酶、如何實現可工業化規模的産酶、如何用酶定向合成特定環糊精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通過長期的系統研究,李教授取得很多突破性的成果,研究表明:通過對環糊精生産酶CGT酶晶體解析,采用突變位點對其進行改造,使酶的性能從50%左右提升至65%左右,進一步解析Ca2+CGT酶的結合位點,有效提升酶的熱穩定性;利用基因重組表達實現高效産酶,構建CGT酶分泌模型,提出酶合成與跨膜分泌協調的新理念;通過研究酶底物和産物的影響,構建酶法定向合成環糊精的反應體系。在以上工作的支持下,李教授團隊已經成功提升了-環糊精和-環糊精的生成效率。目前正在突破 -環糊精的生産,這個相比前兩者更具挑戰性。

報告結束,多位老師同學與李兆豐教授進行了積極熱烈的讨論,李教授對每個問題都進行細緻嚴謹的回答,大家都對環糊精的酶生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共有126名師生在線上聆聽了報告。

【背景資料】

李兆豐,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雙創博士”。兼任中國糧油學會玉米深加工分會秘書長。 2002年、2005年、2009年分别獲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制糖工程、發酵工程專業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9-2010年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長期從事澱粉生物技術相關領域研究,主要緻力于開發新型澱粉酶以提升澱粉的理化、功能特性和營養價值。近五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SCI論文80餘篇,其中第一/通訊SCI論文4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70餘項(含國際4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5項;完成核心技術轉化20餘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糧油學會青年科技獎等獎項。

撰稿人:李豔

審核人:劉石林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