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媛研究員面向我院師生進行空中學術報告交流

作者:劉石林發布:2020-05-13點擊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媛研究員面向我院師生進行空中學術報告交流

511日晚上8:00,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媛研究員作客“南湖食育大講堂”,與我院師生進行了空中學術交流。本次學術交流主題為“食品功能性成分遞送體系及其在功能食品開發中的應用”,12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交流活動。

李媛老師首先介紹了食品功能因子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水溶性差、口感不佳加工過程易失活以及生物利用率低等問題,提出利用水凝膠、膠束等載體實現食品功能因子的穩定、包埋與靶向遞送,以及在營養增強、調控疾病等領域的應用。李老師結合自己近幾年的研究,給大家做了三個方面的彙報:(1)将靶向遞送技術應用于食品功能因子的包埋遞送,提高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度。詳細介紹了蛋白膠束納米載體可以顯著提高脂溶性因子的細胞攝取,還可以提高功能因子胞内抗氧化活性和生物利用度。(2)将靶向遞送技術應用于疾病調控。具體介紹了可以在胃中保持穩定,在小腸中得以釋放的結腸靶向氧化魔芋-蛋白複合凝膠,用以抑制結腸癌;肝靶向載白藜蘆醇的納米顆粒,用以幹預脂肪肝;氧化澱粉納米龍眼,用以抑制乳腺癌。(3)将包埋技術應用于營養食品研發。李老師基于前期研究的結果,開發了姜黃素等脂溶性功能因子乳飲料、益生菌制劑及低脂奶酪等産品,拓寬了膠體科學在食品營養領域的應用。同時,她也号召大家注重成果的實際應用,為社會多做貢獻。

此次報告系統地展現了李老師實驗室近年來所獲得的系列實驗成果,吸引了來自各個院系老師同學的參與。報告結束後,多位老師同學就報告中困惑之處與李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讨論,李老師對每個問題都給予了詳盡嚴謹的回答。多位師生表示李老師的科研工作脈絡清晰,涉及面廣,其嚴謹的邏輯思維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

【背景資料】

李媛,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食品活性成分遞送體系開展工作,目前,以第一/通訊作者共計發表SCI論文36篇(近527篇);其中,一區(TOP)期刊16篇,影響因子>103篇,>77篇。近三年以通訊作者在Nature SustainabilityACS Nano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Nano LettersTheronosticsNanoscaleFood Hydrocolloids, Food Chemistry等期刊發表系列論文。其中,關于腸道和姜黃素定點遞送體系的工作被Gastroenterology (共一), TheronosticsNanoscale選為封面文章進行報道。累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和其它省部級項目6項。入選北京市委組織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人才資助計劃。獲得英國乳業協會“Ernest Mann”青年科學家獎、中國乳業協會乳業科技卓越青年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第一完成人)。擔任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Aspects雜志編委,國際膠體與界面協會IACIS2018學術委員,國際乳業協會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兼秘書和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審核人:劉石林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