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唐傳核教授為我院師生做空中學術報告交流
6月4日晚20時,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唐傳核教授與我院師生進行了一場空中學術交流。本次交流主題為“泛談邏輯思維與食品科學研究”,共260餘名師生參與交流。
首先,唐老師以如何開展科學研究開始了其報告内容,他指出作為一名研究生應強化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突出批判性思維,要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批判對待前人發現,準确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接着,唐老師告訴同學們要對科研過程進行有效管控,可以根據創新性以及重要性來選擇科研方向,提出自己的科學設想,并對其進行驗證,逐步推進研究進程;此外,他還提醒研究生開展科研的過程中應重視時間效率,及時對于實驗計劃與研究結果與導師進行有效反饋。同時,唐老師還指出,食品科學研究應用性強,我們的研究應面向人類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升人們對膳食與健康的新認識,開發新方法、新技術、新制品。最後,唐老師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給大家介紹了大豆蛋白新型乳化功能的發現及應用。通過介紹構建大豆蛋白皮克林穩定劑、球蛋白皮克林納米穩定劑以及進一步通過糖苷化修飾或添加多羟基化合物提高球蛋白的乳化穩定性的研究,向同學們有力的闡明了科學研究者如何提出科學問題,然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進一步發現問題,推進科研進程。
報告結束後,多位老師同學圍繞科研思維方式以及皮克林乳液的應用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讨論,唐教授對每個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回答。此次報告曆時約兩小時,經過這次報告,同學們對科研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嘉賓介紹】
唐傳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農業與生物化學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連續6年;2014-2019)、“全球前10萬科學家”(食品領域中國大陸共有7人入選)。Food Biophysics 副主編, Food Hydrocolloid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中國農業科學等期刊的編委。
唐老師一直從事植物蛋白化學與功能;食品膠體;食品納米技術;功能性食品等研究。已發表SCI檢索論文158篇(篇均影響因子超4.0),ESI高被引論文 + 熱點論文共10篇,其中熱點論文2篇。論文總引用次數近5800次,H-index為45,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2018年度;排名第一)、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1年度;排名第七);主持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1項十三五重點研發課題的研究;指導省(校)優秀博士論文2篇、省(校)優秀碩士論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