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我院青年志願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走進華農附小,為六年級一班三十餘名同學講解中秋節曆史習俗,并介紹月餅制作方法及儲存的注意事項。此次活動由食工類2003班的淩雨峤主講。

在向同學們簡單介紹自己後,淩雨峤借嫦娥後羿的故事引出了對中秋節來曆的介紹。她向同學們介紹了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分别是“吃月餅”“祭月”“賞月”。她還為大家解釋了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她說:“月、地、日最接近一條直線時,月亮最圓最亮,這一天稱為‘望’,但由于月亮轉速有快有慢,所以每次抵達‘望’的時間不同,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接着,她向大家介紹月亮相關的詩詞,并以詩句問答的形式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大家積極舉手回答,現場氣氛活躍。

之後,淩雨峤從月餅的分類、選購、品鑒、制作及儲藏五個方面進行講解。她借助圖片,從産地、口味、餡心、餅皮四方面為大家介紹了月餅分類。在講述如何選購月餅時,她建議大家多留意品牌和商标,還可以通過看生産日期及保質期和看外觀、聞味道、嘗口感來品鑒月餅質量。除此之外,她重點為大家講解了芋泥奶酪月餅的家庭制作方法。她介紹道,制作前要先準備好糯米粉、粘米粉、糖粉、芋頭、紫薯、澄粉和牛奶。芋頭和紫薯蒸熟後加入煉奶壓成泥,用做好的皮将餡包起來放入模具按壓脫模即可。活動最後,志願者為同學們分發了月餅,并告知儲存月餅的注意事項。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促進同學們對中秋節的深入了解,充分挖掘傳統節日内涵,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結束後,淩雨峤表示,雖然準備和講解過程有些辛苦,但同學們認真配合,使這次科普活動順利完成,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文字|張睿瑩
攝影|丁德征
審核|胡小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