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論
新形勢下—大學校園的新學習新模式
作者:武雲卉 謝竹青 陳旭輝 唐渝 陶瑞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領域裡全面深入地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和教育體系的改變.從技術層面上看,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媒體化等特征;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具有自主性、開放性、交互性、協作性等優勢;從教育的要素看,具有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手段多樣化、環境虛拟化、管理自動化等特點。教育信息化的這些特征決定了它在消除地區發展不平衡,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基礎教育校校通工程已經啟動,大學校園網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大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校園網絡課程建設和全國遠程教育資源部的建設等項目都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成果标志着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教育信息化在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了跨越式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們面臨着國際競争和教育自身變革的挑戰。
如何使網絡與基礎教育能夠“完美結合”。
互聯網的也是對大學的産生最具革命性影響的因素,并且認為這種影響的逐漸深入,使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了很大的跨越和改變。但是接受教育不僅僅是收獲知識 , 教育本質上是一個人文過程。互聯網是不能代替大學的,因為人文價值觀的培養、人和人的交流、校園文化的熏陶是互聯網不能代替的。因此,需要重新确定學校的地位和教育功能 ,以及虛拟和現實之間的關系等。
在現行的大學教育模式下,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以前的學習方式方法很難順利行通,也要随着時代的遷移進行“改革”。“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以有限的學習時間,去掌握無限的知識,這是大學裡師生共同探究的題目。大學的環境有别于中學,大學老師主要傳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推導,知識的獲取更多地要靠自己去做,學會培養自己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老師在前,學生在後引着走”,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課外時間要自己安排。在這裡,學習的概念不僅僅指課堂裡的内容、教科書裡的内容,還包括其他方面,如泡圖書館、做實驗、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及各類競賽,參與各種集體和社團活動,搞社會調查等,更可以和同學、師長廣泛交往,互相切磋,相互交流。可以這樣說,大學跟中學最不相同的一個就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大學校園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 . 學習動機缺乏。在高中,我們唯一的目标以及支撐我們的最大動力就是要考上大學。而且,在高中階段我們的興趣狹窄,幾乎沒有發展其的機會和精力。進入大學後,找到了更多的平台,很想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很多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工作或社團活動中,而對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還有,就是一部分人所讀的大學或專業與自己理想中的相差甚遠,不能适應,總是抱有自己所學的内容将來用不上,相對積極的一部分,輔修雙學位,所以沒有很重視先學的專業課。
2..學習動機過強。為了不辜負親人的期望和增加就業砝碼,有的同學往往認為學習至高無上的,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學習上,并堅信自己隻要努力就有回報,因而在他們的生活中不知道娛樂、休息和運動為何物,整天忙于考證、考 研、考級中 。
3.自我控制力差,易受外界影響。大學這個小社會中,跟風潮流是很“瘋狂”的。流行的事物和價值觀都會通過高度發達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我們,并深深影響我們。還有的同學由于生活,感情,學習,工作等方面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導緻心理長期“郁悶”和“壓抑”,而不願意學習。争強好勝,還有很多同學總是不滿足現狀,自己定過高的目标。他們自尊心非常強,非常看重自己的分數 、名次,經常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害怕失敗,長期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中。
4. 不知道如何對待各類學科。大學裡除了開設專業課外,還有許多公共課和選修課,有的同學不知道如何用力,也不知道從各門課中應當主要學習什麼;所以很多人重視專業
課,輕視公共課和選修課;重理論學習,輕實踐環 節;重考試分數,輕能力培養。
如何協調好在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
1.正确處理好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們來說,不但不能忽視基礎知識。學習、基本技能的培養,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更不能忽視大學學習的專業性。學習目标不集中,四面出擊,結果是處處出擊,處處不得手。或者是在大學階段出擊過晚,專業知識技術沒有真正學到手,畢業後很可能造成頭三腳踢不開,适應工作的需要。所以,根據自身情況處理好基礎課、專業課和選學課的關系。
2.大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有的人用來學習,有的人去打工掙錢,有的人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也有的人不知如何利用這些時間。有的人忙得不可開交,有的人閑得難受。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選擇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内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益,否則就會不得要領,忙亂不堪,或是浪費時間,收效甚微。
3.在大學的學習途徑除了聽課這一主要途徑外,還有自學途徑、學術交流途徑、多媒體教學途徑、社會實踐途徑等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學習,而有的同學隻會聽教師講課。因此,以多樣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
在大學這所大熔爐裡,最後煉成的是什麼,把握在自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與衆不同的未來,最後的選擇,同樣是在自己。進入大學後,接觸到了兩句話,“學習雖然不是大學的全部,但卻是最重要的”,“學習雖然是最重要的,但它不是大學的全部”。兩句話就是順序的不同,意思卻是差别很大。縱使會面臨很多挑戰和機遇,但沒有人可以為我們做主,除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