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建設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教學建設

首屆國家名師鄭用琏教授作客食科與青年教師談“課堂的磁力”

作者:發布:2020-11-30點擊量:

1126日下午,首屆國家教學名師鄭用琏教授受邀為學院青年教師帶來課堂的磁力來自哪裡?提升課堂磁力的“三要素”為主題的教學分享會,學院20餘位青年教師參加這是學院本年度開展的“一流教師”能力提升培訓計劃第4講。

報告伊始,伴随着一幅幅課堂教學的實景照片和首屆國家教學名師獎杯圖片,鄭用琏教授講述了自己對這三尺講台的神聖敬畏和對教育事業的深入理解,強調了講台情系着學生的渴望、家長的希望和國家的期望,诠釋了“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課堂磁力所在,并以此為主線娓娓道來。

鄭用琏教授強調師愛為魂是駕馭課堂的動力之源。他認為師愛主要來自于個方面:一是對教育事業的激情和追求,另一個是對求知學生的熱情和關愛。針對如今大學課堂上存在的種種現象和問題,鄭用琏教授巧妙而不失幽默地将教書喻為“一場偉大的暗戀”和“一場持久的苦戀”,指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不當行為是對教學内容枯燥、教學方法死闆的無聲抗議,并指出“沒有不想學的學生,隻有教不好的老師”,網絡時代的高校教師更應該注重學情分析,因勢利導、把握契機,深化教學改革,利用好微課、慕課等新形式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師生雙方能共同受益。

鄭用琏教授認為學高為師是駕馭課堂的能力之本。教師紮實的功底,廣博的學識,準确的概念,科學的分析,高度的提煉,恰當的實例,生動的表達和嚴謹的邏輯是營造課堂氛圍的主導因素。并借助院士校長呼籲上“激情課”的新聞報道和80%的學生認為大學課堂缺乏吸引力的問卷調查結果,強調教師應當投入更多的精力于教學。鄭用琏教授結合切身經曆和體會指出,教學與科研并非矛盾體,教學和科研是内在聯系和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科教統一,互促共進是一個大學、一個學科和一個教師長足進步的原動力,将科研思維融入教學過程是科教互促共進的有效途徑。

鄭用琏教授指出身正為範是教師人格魅力之美。并講台上的教師形象,不僅僅在于得體的衣着,清晰的講授,更重要體現在教師的人格與人品,學識與學風,體現在教學生活的時時處處與點點滴滴。他提倡善待學生,不取笑打擊,不拒之門外,不随意摒棄。教師要發自内心地關愛學生,在教學中體現啟迪性與邏輯性,使學生對教師的學識功底、學術業績、學風道德發自内心的崇拜,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喜愛。對于學風,鄭用琏反複強調,“海闊天空地想,腳踏實地地幹”,鼓勵自由探索,學生依據興趣方向選擇研究目标并注重目标與産出。

鄭用琏教授報告内容豐富、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會後,鄭教授就青年教師們的困惑進行了答疑與交流。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