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應我校食品科技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羅雲波教授到我校食科樓504會議室為師生們作了“轉基因食品安全評價”的報告。報告由我校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潘思轶教授主持。我校百餘名師生到場聆聽了報告。
報告伊始,羅雲波教授從食品的本質出發,指出育種和品種改良都是基于基因變化與交換而實現的,雜交育種和基因育種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并利用圖形生動形象的說明了雜交育種和基因育種的原理、方法及結果,比較了雜交育種與基因育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就基因工程的諸多優勢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客觀科學的評價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報告中,羅教授對國内外轉基因物種種植情況、我國商業化轉基因食品發展現狀、國外轉基因食品的消費情況做了介紹,并對我國轉基因食品的管理做了詳細說明。在提問交流環節,羅雲波教授還耐心解答了大家對轉基因食品是否會引起過敏、轉基因食品是否會改變營養成分等問題。他說:人的過敏通常是由蛋白質引起的,而過敏蛋白源已有數據庫統計,所以轉基因食品中存在過敏蛋白的結論是錯誤的。轉基因食品的生産是需要通過嚴格審查的,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證原來食品的營養成分,所以轉基因食品不會改變食品的營養成分。最後,羅雲波教授語重心長的給大家講述了我國所面臨的糧食危機,而緩解危機的辦法之一就是普及大家關于轉基因食品的知識,讓大家理性的,科學的看待轉基因食品。報告會結束前,羅教授欣然接受了研究生同學敬獻的鮮花,報告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資料鍊接:羅雲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果樹成熟衰老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基因工程及生物反應器在食品中的應用、轉基因食品的檢測及安全性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限制乙烯合成轉基因番茄采後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乙烯成熟衰老機制的研究”等研究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生物技術在園藝作物的利用”、“果蔬脂氧合酶衰老生理機制研究”等。
文字作者:劉維維 樊明聰【食品科技學院】
圖片作者:林款【食品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