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成果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成果

我院在豬鍊球菌緻腦膜炎分子機制領域取得新進展

作者:學院辦公室發布:2019-11-20點擊量:

豬鍊球菌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病原,該菌導緻了1998年江蘇和2005年四川人豬鍊球菌病的爆發(2005爆發疫情引起204人感染,38人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視。傳統上強調豬屠宰及豬肉加工從業人員為豬鍊球菌病高危人群,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居感染的重要性。2005年香港地區統計到人豬鍊球菌病19例,僅有5名患者與工作相關。2010年泰國鑒定人豬鍊球菌病31例,其中24例因食用未煮熟或者是生的豬肉制品而導緻在48小時内發病。以上數據暗示近年來豬鍊球菌可能發生某些變化,更易于導緻非職業性感染。同時,提示我們應該關注廚房接觸性感染和食源性感染的風險,以及帶來的相關疾病。豬鍊球菌目前已成為越南和香港地區緻成人腦膜腦炎的第一和第三大病原,過度炎症和腦膜炎是豬鍊球菌2型感染導緻高緻死率的重要原因。因此,揭示豬鍊球菌導緻腦膜炎的分子機制,有助于防控豬鍊球菌病。

該研究首先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構建了緻病因子(SsPepO)的基因缺失缺失株,在細胞模型中證明該緻病因子與豬鍊球菌粘附人腦微血管内皮細胞密切相關。該粘附過程在添加外源人纖維蛋白原(Fibronectin)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增強。通過小鼠模型,進一步證明豬鍊球菌可借助該緻病因子影響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随後,進一步研究确定了豬鍊球菌通過内皮素轉化酶(SsPepO),可以通過與人纖維蛋白原特異性結合,形成蛋白質複合物SsPepO-Fibronectin-integrin,促進細菌穿過血腦屏障從而引起宿主腦膜炎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豬鍊球菌病的治療提供了新型的治療靶點、為防治豬鍊球菌病乃至其他緻腦膜炎細菌提供新的思路。

【論文獲資助信息,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信息】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博士生劉峰和副教授李錦铨為該論文并列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貝為成教授。

【論文鍊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253192

審核人:李錦铨

1 SsPepO介導豬鍊球菌粘附人腦微血管内皮細胞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