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
職稱
email
碩/博導
講授課程
張秀豔,中共黨員,長期圍繞食品有益微生物的菌種選育、代謝調控及發酵開展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部級及其它各類課題十餘項;發表論文近30篇;副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1部;主持完成成果鑒定2項,參與完成成果鑒定6項;申請相關專利4件;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7)、二等獎(排名第9)、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4)各1項。
2002年-2006年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攻讀博士學位 1995年-1998年 鄭州糧食學院油脂與植物蛋白專業 攻讀碩士學位 1991年-1995年 河南師範大學生物工程專業 攻讀學士學位
2009.01-至今 77779193永利官网食品科技學院 副教授 2006.03-2009.01 77779193永利官网食品科技學院 講師 1998年-2002年 深圳綠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部 部門經理 2013年-2014年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訪學學者
食品微生物與發酵;食品生物技術
1.果酒發酵過程中釀酒酵母抑制葡萄汁有孢漢遜酵母的分子機制研究(主持) 2019.01 2.産區野生酵母收集與開發利用(主持) 2016.12. 3.耐酸性蘋果酸乳酸酶的定向進化和酵母表面展示(主持) 2010.01. 4.釀酒酵母抗菌肽的分離純化、鑒定、抑菌譜和抑菌機制研究(主持) 2015.01. 5.猕猴桃“零廢棄”綜合加工綜合技術體系轉化(主持) 2011. 6.自然環境與食醋品質特征形成機理的相關性研究(主持) 2011.01. 7.櫻桃果酒的研制及其産業化(主持) 2009.01. 8.食品級精氨酸酶缺失的釀酒酵母的遺傳改良研究(主持) 2008.01. 9.具有α-澱粉酶活性的精氨酸酶基因缺失的黃酒酵母菌株的構建(主持) 2007.01. 10.微生物菌種資源标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2005~2007年(主持) 2006.01. 11.米酒加工技術研究與産業化開發(參加) 2007.01. 12.山鄉臘八豆的多菌種發酵工藝的研究及其産業化(參加) 2006.01. 13.基于紅曲菌基因組揭示光影響紅曲色素發酵的分子機理(參加) 2014/01. 14.抗黃曲黴毒素B1高親和力抗體的分子機理研究及改造(參加) 2013/01.
【代表性論文】 1.The sensory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itrus wine through co-Fermentations with selected non-saccharomyces yeast strains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icroorganisms, 2020. 2.Effect of Issatchenkia terricola and Pichia kudriavzevii on wine flavor and quality through simultaneous and sequential Co-fermentation wit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3.Selection of non-Saccharomyces yeasts for orange wine fermentation based on their enological traits and volatile compounds formatio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 4.Construction of car1 deletion mutant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evaluation of its fermentation ability, Food Biotechnology, 2015. 5.Yeast diversity analysis in Wuhan orangery of China, Annals of Microbiology, 2015. 6.Surface display of malolactic enzyme from Oenococcus oeni o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13. 7.Enhancement of the thermost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ß-glucanase by directed evolu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6. 8.Partitioning and purification of extracellular β-1,3-1,4-glucanase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5. 9.Medium optimiz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rmal stable beta-glucanase by Bacillus subtilis ZJF-1A5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4. 10.重組大腸杆菌E. coli BL21/pET28a(+)-mle産蘋果酸乳酸酶發酵條件的優化,中國釀造,2018. 11.櫻桃仁的小鼠飼喂安全性評價,現代食品科技,2018. 12.高産β-葡萄糖苷酶野生酵母的篩選及産酶能力差異性分析,中國釀造, 2018. 13.具有 α-澱粉酶分泌活性而低産氨基甲酸乙酯的酵母菌構建,食品工業科技,2018. 14.10種非釀酒酵母硫化氫産生能力及動态分析,中國釀造,2017. 15.櫻桃果酒釀造工藝改良,食品研究與開發. 2016. 16.分泌表達蘋果酸乳酸酶的大腸杆菌系統的構建, 食品生物技術學報,2016. 17.橘園分離的非釀酒酵母的耐受性分析,中國釀造,2015. 18.酵母細胞表面展示載體的構建及功能驗證,生物技術,2014. 19.嗜熱酶的穩定機制和穩定策略的研究進展,科技通報, 2008. 20.理性和非理性蛋白質設計策略在酶工程中的應用,科技通報, 2007. 21.熱穩定性β-葡聚糖酶的儲存穩定性研究,食品科技, 2007. 22.微生物源β-葡聚糖酶的穩定性研究,浙江大學學報(農業生命科學版), 2007. 23.枯草芽孢杆菌ZJF-1A5的β-葡聚糖酶的熱穩定性改造及酶學性質分析,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7. 24.基因工程菌EGs2産β-葡聚糖酶條件優化及産酶特性,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7. 25.蛋白質突變體基因庫構建方法的研究進展,生物工程雜志, 2006. 26.枯草芽孢杆菌ZJF-1A5 β-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達,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6. 【主/參編的教材】 1.安全食品發酵設備與工藝 (“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2011,副主編. 2.食品發酵學(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2011,副主編. 3.現代食品生物技術(“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2015,參編. 【主持/參與的成果】 1.優良醋酸菌菌株選育及食醋發酵新技術開發,第二完成人,2019. 2.猕猴桃酒品質分析與改良,第一完成人,2010. 3.櫻桃果酒品質改良與副産物的綜合利用 第一完成人,2009. 4.γ-氨基丁酸高含量谷物醋的研制, 第四完成人, 2009. 5.安全高效根黴菌株的分離鑒定與應用研究,第二完成人,2015. 6.龍眼、荔枝果酒釀造技術開發及其綜合加工利用,第三完成人,2013. 7.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籽的品質特征與綜合利用,第五完成人,2013. 8.清亮型米酒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第三完成人,2009. 【獎勵和榮譽】 1.高附加值紅曲産品的研究與應用,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七,2016. 2.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中的應用及其相關儀器設備的研制,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九,2012. 3.食品中沙門菌和志賀菌的雙重LAMP檢測技術研究,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2012.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