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力量 - 教授

  • 彭麗桃 中共黨員
  • 系所

    食品科學系
  • 職稱

    教授
  • email

    penglt12@mail.hzau.edu.cn
  • 碩/博導

    博導
  • 講授課程

    食品工藝學,食品工藝學實驗食品包裝學,食品貯運保鮮學,食品貯運包裝綜合實習(本科生課程),果蔬科學進展;園藝産品貯運學進展(研究生課程)

個人簡介

彭麗桃,中共黨員,77779193永利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農産品貯藏與加工方面研究。曾任塔裡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77779193永利官网科協委員。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兵團博士基金項目,參與973課題,農業部柑橘産業體系保鮮崗位課題、公益性行業專項(農業)子課題等科研課題。在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植物生理學報、食品科學、農業工程學報、現代食品工業、食品與發酵工業、中國糧油學報等發表論文3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植物生理學學會采後生物學分會會員,植物病理學會采後病理學分會會員,食品科學學會會員,湖北省科技廳科技特派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新疆塔裡木大學兼職教授、SCI刊物審稿人。

教育經曆

2000/09-2003/07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理學博士
1997/09-2000/0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碩士
1993/09-1997/07 西北農業大學 農學學士

工作經曆

2016/01- 現在 77779193永利官网食品科技學院 教授
2011/08-2014/08 塔裡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援疆幹部
2009/06-2010/07 克萊門森大學食品系 訪問學者
2005/01-2015/12 77779193永利官网食品科技學院 副教授
2003/07-2005/12 77779193永利官网食品科技學院 講師

研究領域

1. 農産品采後生理與保鮮技術;2.. 農産品采後病害及控制技術;3,緻病微生物生物技術

科研項目

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特色經濟林采後果實與副産物增值加工關鍵技術研究”,2019YFD1002301,2020.1-2022.12。140萬,子課題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871850)基于pH響應和碳代謝物抑制通路的碳酸铵抑制意大利青黴作用機制研究 2019.01-2022.12. 60萬元,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471633)基于線粒體功能的蒎烯抑制柑橘青黴菌作用機制研究 2015.01-2018.12. 88萬元,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30400305) 植物多肽生長激素PSK的生物制備及其延緩衰老生理功能研究 2005.01-2007. 12,23萬元,主持
5. 兵團科技計劃項目 (2012BB008)新疆棗紅色素形成與衰老的關系及調控研究 2012.01-2014.12。16萬元,主持
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2013PY01)”老鷹茶清熱解毒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研究” 2013.1-2015.12, 30萬元,主持

成果獎勵

授權發明專利:

1.彭麗桃;李倩如;程晨;楊書珍 一種根癌農杆菌介導的意大利青黴遺傳轉化方法ZL201710364404.2
2.楊書珍 潘思轶 彭麗桃 陳琴王可興。一種蜂蜜的解晶方法ZL200910272768 3A
3.彭麗桃,潘思轶,楊書珍,李梅影;王可興一種蜂蜜奶茶固體飲料的制作方法 ZL200910272767.9
榮譽:

1.兵團優秀援疆幹部兵團二等功,兵團“三化”建設青年積極分子,兵團五四青年委員,第九屆77779193永利官网十大青年崗位能手;
2.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400-0-1-2 R12 園藝産品采後品質的調控機制,2019.
教材編寫:

1.《園藝産品貯運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 科學出版社,參編
2.《園藝産品貯運學》(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科學出版社,參編
3.《食品貯運包裝學實驗指導》,園藝産品貯運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化學工業出版社,參編
4.《中國百科全書 果樹卷》中國科學出版社 參編
5.《園藝産品貯藏運銷學》(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林業出版社, 主審

文章:

1.Yang SZ, Fan M, Li DM, Zhou J, Fan G, Peng LT, Zhang SX.Physiological and iTRAQ-based prote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pinocembrin against Penicillium italicum through targeting mitochondria.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20,167:104534.
2.熊琪,楊書珍,曹正清,張美紅,程運江,彭麗桃。毛黴誘導臍橙産抗病物質對指狀青黴和酸腐菌的抑制。農業工程學報,2020,36:315-322.
3.範明,彭麗桃,闫等,範剛,楊書珍,李傑.VmaH 和 PMA 在指狀青黴中的表達及其作為潛在殺菌作用靶點的可能性.食品科學.,2020,2020-03-30
4.李哲,楊書珍,張美紅,劉寒寒,彭麗桃.一株 Talaromyces atroroseus 次生産物紅色素穩定性與抗氧化性研究.食品與發酵工業.,2020-03-11
5.劉寒寒,楊書珍,李哲,張美紅,彭麗桃.碳酸铵對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機制.食品科學. 2020-03-03
6.楊書珍,劉 燦,蘇小軍,張美紅,彭麗桃。高溫處理對采後山藥塊莖愈傷和抗病性的影響。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2019,38:113-119
7.王 萌 楊書珍 劉寒寒 張美紅 彭麗桃. 柑橘采後病原菌意大利青黴CreA 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2019,38:45-54.
8.張時馨,彭麗桃,範 明,楊書珍*闫 等。從臨床藥物中篩選抑制梨果實采後青黴病的活性物質。食品科學,2020,41:180-185.
9.張美紅,王 萌,楊書珍,蘇小軍,代 梅,彭麗桃。β-蒎烯抑制柑橘意大利青黴作用機制初步研究。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2018,37:91-97..
10.彭  洋,楊書珍,張美紅,程運江,彭麗桃 橙子果皮誘導抗病組分對意大利青黴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機制。食品科學,2019,40:1-6.
11.陳瑞旭,彭麗桃,葉俊麗,楊書珍。‘法蘭地’草莓 LDOX 基因的克隆及其過表達與沉默載體的構建。分子植物育種,2018,16:7329-7335。
12.Yang SZ,Zhou J, Li DM, Shang CY, Peng LT, Pan SY. The structure-antifungal 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5,7-dihydroxyflavonoids against Penicillium italicum. Food Chemistry, 2017, 224:26-31.
13.周業豐,陳小李,喬世玉,瑪莎,彭麗桃。 大孔樹脂法純化紅棗色素工藝研究。湖北農業科學,2017,56:1924-1927。
14.Yang SZ, Zhou YF,Ye JL, Fan G, Peng LT, Pan SY, Effects of poplar buds as an alternative to propolis on postharvest diseases control of strawberry fruit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6: 96 s: 2136-2141
15.劉雨佳,彭麗桃,葉俊麗,範 剛,王 露,楊書珍。“法蘭地”草莓果實中花色素苷的組成及穩定性。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2016,35:24-30.
16.楊書珍,蔣丹丹,範剛,張強,李敏,程運江,彭麗桃。松針提取物對柑橘青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活性成分分析。現代食品科技,2016,32:65-69
17.周潔,彭麗桃,賢歡,柳麗梅,楊書珍。松屬素對柑橘青黴病菌呼吸作用的影響.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2014,33(4):119-123。
18.柳麗梅,張強,楊書珍,王樂,周潔,彭麗桃*。碳酸铵和碳酸氫铵對柑橘青黴病的抑制作用。華中農業對大學學報,2014,33(2):65-69.
19.唐翠娥,彭麗桃,李颉,孫雙勳,楊書珍*。橙汁主要營養成分及溫度處理對脂環酸芽胞杆菌生長的影響。食品工業科技,2013,34(10):299-303。
20.Peng LT, Yang SZ, Cheng YJ, Chen F, Pan SY*, Fan G. Antifunga lactivity and action mode of pinocembrin from propolis against Penicillium italicum.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2,21:1533-1539.
21.楊書珍,柳麗梅,彭麗桃*,周厚成,潘思轶,張麗華。草莓采後真菌病害控制研究進展。77779193永利官网學報,2012,31:127-132.
22.Yang SZ, Peng LT, Su XJ, Chen F, Cheng YJ, Fan G, Pan SY. Bioassay-guided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tifungal components from propolis against Penicillium italicum. Food Chemistry, 2011, 127: 210-215.
23.Chen YL, Duan J, Jiang YM, Shi J, Peng LT, Xue SP, Kakuda Y. Production, quality,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Oolong tea(Camellia sinensis).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2011, 27:1-15.
24.Yang SZ, PengL T, Cheng YJ, Chen F, Pan SY. Control of citrus green and blue molds by Chinese propolis.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0, 19: 1303-1308.
25.楊書珍,彭麗桃,潘思轶,姚曉琳,徐曉雲。蜂膠提取物處理對柑橘誘導抗病性的影響。食品科學,2010,31:275-280
26.艾方,胡慧磊,彭麗桃。發酵柑桔汁中産香酵母的篩選及生長特性研究。中國釀造,2010(4):67-70。27胡慧磊,艾方,彭麗桃。聚半乳糖醛酸酶菌株分離、篩選及其鑒定。食品科技,2010,35:7-13。
28.楊書珍;彭麗桃;潘思轶;姚曉琳;高遠麗;蜂膠乙酸乙酯提取物對意大利青黴菌的抑制作用及穩定性研究。食品科學,2009,30:87-90。
29.楊書珍,丁力,羅婧敏,馬芝麗,程慧林,彭麗桃。低溫肉制品的煙熏工藝研究。食品科技,2009,34:126-130。
30.楊書珍,于康甯,黃啟星,彭麗桃,潘思轶,汪宏月。明礬替代物對甘薯粉絲品質的影響。中國糧油學報,2009,24(10):54-59。
31.楊書珍,彭麗桃,姚曉琳,潘思轶。蜂膠抗真菌作用研究進展。食品工業科技,2009,30:349-352。

其它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