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食77779193永利官网“一流教師”能力提升培訓計劃第一講開講,本次特邀嘉賓原校工會主席劉松年教授分享了教育教學與課程思政。學院黨委書記楊鐵貴,副院長陳前江、劉友明和本年度教改立項項目負責人參加了現場會議,學院其他教師在線參與了學習。
劉松年從教育與教育本質、立德樹人是教育根本任務、教書育人是教師根本職責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并結合湖北省青年教師講課競賽評審經曆談了關于教學設計的認識。關于對教育與教育本質的理解,劉松年認為,通常所指的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而學校教育的本質在于人的培養,即把自然人培養為适應社會發展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自然的社會人。同時,他指出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傳遞。談及對立德樹人的理解時,他認為德是人之為人的内在品質,包含政治品德、思想品德、文化品德和道德素質,他指出學校工作圍繞人的培養踐行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就是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在談及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時,劉松年用四個80%進行了闡釋,80%的教師為專職教師,80%的課程為專業課程,80%的内容為專業學習,專業課程80%的概率影響學生成長,而專業課課程思政是回歸教育的本義,專業課課程思政是教師通過情感、價值、态度、行為等實現思政教育的以小見大、引而不發、如鹽在水、潤物無聲。在談及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時,他說,教書和育人并非因果關系、等于關系或上位詞與下位詞的關系,而是并列關系,而好教師必然是一位有情懷的教師,通過師愛為魂、身正為範、學高為師實現教書育人。
劉松年結合省青教賽評審經驗分别談了對教學設計中教學理念與學情分析的認識。他指出,教學理念是課堂教學的綱,一定要綱舉目張關鍵教學思想,專業課講授的教學理念要注重以下幾個基本觀點,一是從科學探索視角看待所講授的知識;二是知識點是科學探索産物;三是探索過程務必有血有肉,避免固化僵硬。針對教師們普遍喜歡将“以學生為中心”寫進教學理念的情況,劉松年指出,這一理念并非裝飾品,而是意味着要始終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點,始終站在學生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此外,劉松年強調了教學設計中學情分析的重要性,他認為學情分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學思路展開、案例選取、内容講授、重難點把握均需要依據學情分析進行。劉松年以習近平總書記号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勉勵教師對标。
學院副院長陳前江指出,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和人才培育工作,人才培養是一個永恒話題,教育理念的回歸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書育人是老師們的根本職責,教書育人需要情懷,而有情懷就需要付出,每一位學生能否在大學四年學有所成需要每一位教師的付出,每一位學生心靈的火花能否被點燃,需要老師們一起持續地堅持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據悉學院“一流教師”能力提升培訓計劃是學院為了全面提升學院教師育人、科研、教學的綜合能力,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而制定,“一流教師”能力提升培訓計劃之教授名師分享會第二講拟于8月邀請鄧秀新分享他的科研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