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引導同學們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充分發揮同輩榜樣力量,2024年5月18日晚19:00,我院于襄陽書院第2教學樓舉辦“寸心寄華夏,青春當有為”主題講座,邀請食研2207班陳晨晨擔任主講人,講述她的勵志故事。
陳晨晨同學于2019-2021年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服役,服役期間曾參與完成國慶70周年閱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烈士紀念日、建黨100周年慶典活動等任務,退役後被評為“新鄉市優秀退役軍人”。
“華夏”這個古老而偉大的名稱,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輝煌。每一寸土地都蘊藏着曆史的沉澱;每一支江河都流淌着文化的血脈。陳晨晨說:“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肩負着傳承與發揚華夏文化的重任,更承載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華夏文明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訴說着中華民族的堅韌和不屈。而今天,我們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更應該貢獻出自己的青春熱血。

“青春”是關于責任、擔當、夢想和奮鬥的話題,是激勵青年一代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的号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最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時期,“我将用我青春的激情點燃夢想的火花,用青春的力量書寫人生的華章。”陳晨晨如是說道。
當有觀衆問到“如何将青春和華夏聯系起來?”時,陳晨晨回答說:“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要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内涵,并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進而堅定文化自信;要将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勇于擔當和積極作為,敢于直面困難,勇于承擔責任,積極投身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去,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而不懈努力。最後,要有開放的心态和創新精神,以開放的心态擁抱世界,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還要勇于創新,敢于嘗試,不斷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新的方案。”

回顧曆史,我們要不負衆望,如春風亦為新苗,紮根在祖國大地上,更應不負韶華,為自己、為祖國不懈奮鬥,在将來成才之日,替國分憂!
憶往昔峥嵘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承千年精粹,為往聖繼絕學。身為中華少年郎,我們應追随英雄的步伐,争做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的好少年,今生不悔入華夏,願以寸心寄華夏,且将歲月贈山河!與所有青年人共勉!
攝影:張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