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1年“十佳大學生“評選已順利結束。經過個人彙報,現場投票環節,我院食安1702班陳昊澤獲此殊榮,并獲得投票數第一名的好成績。

陳昊澤,大學前三學年總績點排名第一,最終跨專業(生科、基礎醫學、藥學、CLS聯合培養)攻讀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他曾評為2020年“77779193永利官网大學生标兵”,獲兩次國家獎學金、三次校三好學生、三次優秀團員、一次優秀學生幹部、學習成績特别優秀獎、連續六學期獲學習成績優秀獎,獲湖北省第七屆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二等獎、校第十七屆“校長杯”英語競賽團隊第一名以及個人最佳表演獎、第三屆“慕課達人”二等獎、第二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作品大賽二等獎、校微生物實驗技能競賽二等獎、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創新類三等獎、2018年和2019年五月花海合唱比賽三等獎、第十屆及第十一屆心理情景劇大賽三等獎、2018年首屆全國高校心理情景劇大賽優秀作品獎,校第八屆優秀心理委員,獲2018年五院歌手大賽“12強優勝歌手”。他曾主持一項國創項目,參與一項本創項目,并以第三作者發表一篇SCI論文(影響因子: 4.171) 。
成功評選上十佳大學生的陳昊澤表示很感謝學院老師、同學們對自己的鼓勵、幫助和支持。同時,他表示在準備過程中比較焦慮:“因為這次競選不僅為了我個人,也代表學院,面對全校各個學院優秀的本科生、研究生,我壓力很大。”但随後,他轉變了心态,他認為十佳大學生的演講就是大學四年生活的末尾向學校交出的答卷,抱着講故事的心态完成競選演講,最後獲得了投票數第一名的好成績。
注重方法 認真學習
由于食科的專業課涵蓋的内容和知識點比較多,對記憶要求較高,對此,陳昊澤的學習方法是用思維導圖或者重難點框架梳理來總結一門課程,“把一本厚的課本變幾張總結的紙,腦子裡就有了課程知識框架,随後就要注重知識細節,通過聯系實際來加深記憶和理解,這樣就把書又讀厚了。”他說。他表示課上和課下的學習都非常重要。上課時,不要錯過任何重點、細節,記筆記記框架,課下再填充。在課下,要做好時間規劃,及時總結、複習,認真完成作業。不會的地方向老師或同學及時請教,不要拖延。面對考試,應盡早制定複習計劃,用充足的時間複習,注重複習效率。把課本、和老師PPT的重點學透徹,不要忽略知識細節。
此外,陳昊澤在各類競賽中都獲得了較好的名次,對于參加科研競賽,他覺得首先需要參與或者主持科研項目,然後要不斷推進實驗進程,得到一定的實驗成果。“科研競賽需要有創新能力,而且要堅持不懈、越挫越勇,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強調。這些都在做科研的過程中會得到鍛煉和提升。同時,做實驗當然需要實驗技能,提升實驗技能需要多和師兄師姐請教、學習,多與老師溝通、交流,多動手實踐、操作。其他的競賽如“校長杯”競賽,是英語口語能力的比拼,可以在平時多說、多聽、多練英語,來提升口語水平。
堅定目标 規劃清晰
陳昊澤善于規劃,目标清晰。“我一直保持列計劃的習慣,周計劃、月計劃都有,我會把需要做的事情全部記下來,根據緊急程度和重要性來安排每天做哪些、做多少。”他說,“還有一個思想上的習慣,決定做的事就盡全力做好充足準備,比方說想考90分,就努力複習達到100分水平;想演講不忘詞,就練到滾瓜爛熟、脫口而出。這樣的思想習慣基本上不會有一個壞結果。”
對于未來的規劃,他表示會出色地完成畢業論文等所有畢業前需要完成的事情,并且在研究生入學前抽時間多學未來專業基礎知識、實驗技能。在研究生期間全身心做科研,希望能建立自己的課題組。
自律勤奮 腳踏實地
在大學生活中,陳昊澤也遇到過許多困難,如科研進展不順利和生活的瑣事等,無論什麼困難,他會先反思,然後想辦法解決。科研不順,如果是操作不當就糾正操作多做幾次,如果是方法設計有問題,就多查閱文獻、多與師長交流,調整實驗方法。他認為生活裡事情多的時候就做好規劃,一件一件做,總能做好的。
陳昊澤表示,在大學裡,自律的品質以及學習能力和平衡事務的能力比較重要。大學自學的時間很多,如果自學能力強,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大學生活很豐富,事情很多,所以平衡這些事務的能力也很關鍵。“但是這些能力其實都是自律的産物,自律才會鞭策自己要學習、要做好規劃。”他強調到。
陳昊澤認為“十佳大學生”是一個榮譽,也是一種責任,并表示在未來的學習、科研、生活等各方面他都會以更加嚴格的标準要求自己。同時,他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認為需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盡力做到最好。最後,他對學弟學妹們分享到:“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果焦慮來源于拖延、沒有做正事,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大學四年很短,多做嘗試,盡力不讓自己有太多後悔。”
文字|陳昊澤 伍宇瑄
審核|胡小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