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女,漢族,中共黨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2020 級本科生。曾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國家級一等獎、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一等獎、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銅獎、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助學金、三好學生榮譽稱号等榮譽。

無邊熱愛·靜待花開
“科研,是要腳踏實地做在祖國大地上的。”她謹記老師的教誨,為将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發展的實際動力,在大一暑假積極聯系老師,為進入實驗室學習做準備。并作為隊長負責湖北省創新訓練計劃項目,聚焦于食品痛點變質浪費問題,制備功能性包裝材料從而延長食品貨架期,完成英文論文撰寫,并被評為優秀結題。
同時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省創項目、創扶項目以及教師課題,去發掘食物保鮮與利用新手段,聚焦食物安全,踐行大食物觀,力耕科研的沃土。利用科研成果積極參與創新創業類競賽,斬獲衆多獎項。
之後又和隊員們利用所學到的學科知識,用波蘭種液态發酵解決面包易老化問題,制作出美味美觀的“星球系列歐包”,獲得湖北省大學生烘焙嘉年華省級十佳設計獎。
此外,她還聚焦三農問題,策劃“耕讀力播”助農電商平台,以助力農産品銷售,獲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校級二等獎。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為了将為人民服務付諸于實踐,她從大一入校開始,先後擔任了網設學員、黨建綜合部工作人員、勤工中心學業幫扶部負責人等多項職務。并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與有聲書庫的志願剪輯活動,自學剪輯軟件;參與返家鄉暖冬行動,投入疫情防控一線,開展食品健康主題科普活動,被報道于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平台。
在實踐中,她了解到我國70%的人口處于亞健康防控狀态,這讓她對于人體健康研究的興趣日益濃厚,所以她将前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深造,主攻人類健康問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做到己欲達而達人。

Q1:可以請學姐分享一下你參與過的最具有挑戰性的科研項目嗎?這個項目是如何啟發你進行後續的競賽的呢?
剛入門的時候感覺是最難的,所以最有挑戰性的科研項目可能是第一次參加的一個省創項目,當時處于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狀态,在提交中期檢查的時候,對于隊長分配的任務非常迷茫,但在迷茫中學習的過程也讓我對于項目的申報、檢查等内容一步步熟悉起來,開始想自己申請省創項目,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Q2:可以分享一下在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比賽的過程中,你學到了哪些寶貴的經驗或技能嗎?
PPT 的制作和項目書的撰寫技能,在 PPT 的制作過程中學習科研繪圖、科研 PPT 的規範等知識,也讓我感覺受益匪淺。
Q3:請問你認為在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比賽中,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你是如何看待團隊成員共同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的?
我覺得一個團隊項目能良好地進行下去,離不開每一個成員的努力,良好的協作氛圍才能激發我們朝着同一個目标,互相進步,不遺餘力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印象比較深的是挑戰杯省賽的時候,趕上另一個比賽産品的制作和結業考試,各種重要的事情雜糅在一起非常緊急,我們各司其職、互相幫助,和時間賽跑,最終也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Q4:請問你是如何平衡其他活動與學習的呢?
我會把其他事情分出優先級,合理利用“ddl ”,确定自己的日程安排,在空閑時間見縫插針地學習,考試周的時候盡量少安排一些事情,多給自己查缺補漏留出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