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志願者走進華農西社區開展便民服務活動
(通訊員:宋詠恬 蘇兆新)
4月22日下午,伴随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雨時節大雨紛飛,77779193永利官网“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志願者堅定地走進華農西社區公益市集開展便民活動,本着“食營養、食健康”的科學飲食理念,為社區居民做膳食規劃以及普及食品安全相關知識。
活動伊始,博士團志願者們進行新鮮食材、制作工具的準備工作,本次活動制作的健康美食是“紫米芋泥糕”,其制作過程簡單,品相上佳,吸引了很多師生和居民觀看和參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黑米被認為是延年益壽的食品,目前也是我校許多科研課題組的研究方向的主體,讓健康黑米融入人們愛吃的甜品當中,不失為一種價值體現”博士團志願者宋詠恬說道。

志願者為居民進行膳食搭配
活動現場,志願者們一邊向大家講解“紫米芋泥糕”的具體制作步驟,一邊對其味道、營養和優點進行科普,同時向前來咨詢的居民介紹了中國膳食營養寶塔指南的相關知識,為他們進行了一日三餐的科學搭配并耐心解答了疑問。
志願者與師生居民共同參與“紫米芋泥糕”制作
當天,博士團志願者邀請一位同學進行了一對一訪談交流。“平常生活中對膳食搭配有了解嗎?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一般會注意哪些信息呢?”志願者龍康源提問道。接受訪談的同學回答道:“平常有了解一些關于三餐均衡搭配和食品的生産日期、保質期、配料表和産地相關的信息,但并沒有深入細究,今天學習到了與營養健康相關的知識,讓我以後選擇食物更加有方法,這次活動收獲匪淺”。另外,志願者蘇兆新補充道,飲食熱量攝入比例為3:4:3是日常早中晚三餐的常見比例,日常生活中可以“少碳少糖少脂”為要點,根據自身需求合理進行健康飲食選擇。

志願者與參與者一對一訪談
最後,參與本次活動的同學們紛紛表示,雖然當天天氣欠佳,但為大家“科普長知識”的心不會變,正如雨潤百谷,萬物生長,蒸蒸日上。作為食品專業學子,有責任有義務不斷地夯實專業技能,增加專業知識儲備,并通過志願類活動,比如便民活動或宣講活動等方式,将專業與實踐相結合,用知識回饋社會,讓更多的人有途徑有方法了解食品營養健康以及學習食品安全知識。
審核人:劉涵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