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我院食品科技協會舉辦“濃情粽意,端午飄香”包粽子活動。食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徐曉雲、黨委副書記向異之、教授謝定源及輔導員許寶丹到場參加活動,來自各個學院的中外學生報名參加活動。活動由食安1902班陳柯涵主持。

活動伊始,陳柯涵向大家介紹端午的起源和習俗。端午起源于上古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端午不僅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說法。随後,陳柯涵以“大家知道的端午習俗有哪些?”進行互動,引出本次“包粽子”的活動主題。關于粽子的來源,陳柯涵說到,屈原死後人們将飯團、雞蛋等食物丢進江裡,來保護屈原免受魚蝦的侵擾。後來演變為用楝樹葉、葦葉包裹飯團,外纏絲帶的做法。長此以往,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有了吃粽子的風俗。
謝定源教授為大家介紹了粽子的營養價值和吃粽子的注意事項。他表示,粽子主要成分是支鍊澱粉,内餡兒材料多種多樣,營養豐富。在吃粽子時,不能空腹食用,也不宜食用過多。同時他說到,傳統粽子有豆沙餡豬肉餡等,大多都多糖多油多鹽,而近年來一些創新型粽子不斷朝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他表示,為了迎合大衆對食品健康與營養更高的需求,我院開設新專業即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接着,徐曉雲就我院新專業進行講解。她指出,新專業的設置順應産業發展,在良好師資力量的支持下,她相信新專業能夠辦得有質量、有特色。

在陳柯涵簡要介紹粽子的制作方法後,老師和同學們便開始制作粽子,先将粽葉卷成漏鬥狀放入西米或糯米,加入其他自己喜歡的材料,再覆蓋一層米,用粽葉包裹、棉線纏繞後,粽子便制作完成。在制作過程中,老師與同學們親切的交流,同學們也與留學生朋友密切交談,大家以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完成了粽子的制作。

據悉,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大家對傳統粽子和創新粽子的制作了解,進一步引導大家感受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促進同學們的交流溝通能力,提升同學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文字|張睿瑩
攝影|張睿瑩 學通社
審核|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