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我院19級第一次“探索計劃”文獻分享會在線上舉行,由五個小組的同學依次進行文獻閱讀的分享,我院19級博士生周貝和高霞受邀進行指導與點評,此次會議由學科部負責人戴浩馳主持。
首先進行彙報的是第五組代表張文業,在她向大家分享了《頂空固相微萃取結合氣相色譜質譜-嗅聞聯用技術鑒定巧克力麥芽中可可特征風味物質》文獻的學習情況過後,周貝分析了該分享内容的一些不足之處,并建議其在介紹文獻時寫明出處,便于大家更多地了解文獻。
接下來進行彙報的是第一組的王海龍和程鵬,他們分享的文獻是《酪蛋白-魔芋葡甘聚糖混合體系相互作用研究》。周貝針對他們的分享内容提出建議:“在結果與分析環節中,不用對實驗的每一個結果都進行講解,對重點結果、重點内容進行講解即可,同時可以在圖表中進行标記。”
來自第二組的陳潤偉同學分享的是《無機鹽對表面活性劑及其複合體系泡沫穩定性影響的機理研究》一文。高霞對其講解的結構框架提出建議:“講解時,要注意段落之間的銜接,可以對每一部分的内容進行小結,這樣會更加有利于理解;實驗流程部分,也最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展示。”

楊翠翠代表第三組分享了《乳酸菌和米根黴混合固态發酵對黑青稞生化成分的動态變化》這一文獻的學習成果。周貝針對其PPT内容及講解表現指出,結果呈現的圖表裡沒有對單獨發酵和混合發酵的結果進行顯著性分析,這塊内容有待改進;高霞也表示,該組呈現的風格比較活潑,略缺少一些文獻學習應有的學術與嚴謹。

最後進行分享的是第四組的吉澤陽,他講解的文獻是《黃酮類化合物清除甲基乙二醛基本結構要求及添加效應》。對于他的分享,高霞認為其主體内容和最初表述目的有所偏離,并且,如果在講解内容結束後做一個對于寫作方法的總結,分享效果會更好。
來自食安1902班的楊翠翠,向大家講述了她對于此次分享會的感受:“兩位學姐對我們的分享聽得十分仔細,解答我們的疑惑,還給出了十分有用的建議,很感謝她們。”同為分享人之一的程鵬也說道:“從這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大家準備地都很充分,但由于經驗欠缺,所以彙報PPT時不容易把握重點。在聽取兩位博士學姐給出的建議和指導後,想必大家今後對文獻的查找和學習會更加有思路。”希望此次分享會能為同學們今後開展科研項目有所幫助。
文字|何子琛
審核|胡小娛